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去核的卵细胞取自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的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
(2)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________期。
(3)治疗性克隆所用到的技术名称是________,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_______技术。
(4)已知患者是红绿色盲的女性,图中提供卵细胞的为完全正常的年轻女性。移植器官后,该患者所生育的子代患红绿色盲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5)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反对克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结合图中信息举一实例说明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研究杨树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特点以及外界条件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外部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如株高、叶片数等)的杨树苗进行实验。
实验一:选取4组杨树苗,分别对第2、4、6、8片叶进行14CO2标记,三天后,测每株苗各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含量,结果见表一中数值;
实验二:另取两组杨树苗,对第5片叶均用14CO2标记,实验组的第7片叶用黑纸罩上,三天后,测每株苗各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含量,结果见表二中数值。
|
表1表2
组号 叶序 (叶片顺序) |
1 |
2 |
3 |
4 |
顶叶 |
1.8 |
1.2 |
38.5 |
5.3 |
叶1 |
38.8 |
27.3 |
||
叶2 |
*98.2 |
0 |
1.4 |
|
叶4 |
0 |
*60 |
2.0 |
|
叶6 |
0 |
0 |
*30 |
|
叶8 |
0 |
0 |
0 |
*38.0 |
叶10 |
0 |
0 |
0.4 |
0.1 |
叶15 |
0 |
0 |
0 |
0 |
茎 |
0 |
0 |
0.3 |
50.9 |
根 |
0 |
0 |
0 |
5.7 |
(注:表中数值均为百分比含量,*为放射性标记叶片)
(1)14CO2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阶段被利用,如果突然停止14CO2的供应,在短时间内细胞内C5的含量___________。
(2)比较实验一中四个组的实验结果,叶2和叶4的光合产物大部分并没有运输出去,这是由于第2、4叶片仍处于幼龄阶段________。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
(3)叶序相对小的叶片会主要将其光合产物运向________的叶片,根、茎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________的叶片。
(4)从表2可以看出,黑暗能够_________有机物向该叶片的运输。要想进一步证实你的推论,可以增加一组实验,处理方法是:将第7片叶用单层纱布袋罩上,检测________的放射性相对含量,如果________说明你的推论是正确的。
(10分)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d)控制。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B)、粉花(Abb)和白花(aaB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亲本组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
|||||
紫花 宽叶 |
粉花 宽叶 |
白花 宽叶 |
紫花 窄叶 |
粉花 窄叶 |
白花 窄叶 |
||
甲 |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
9/32 |
3/32 |
4/32 |
9/32 |
3/32 |
4/32 |
乙 |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 |
9/16 |
3/16 |
0 |
3/16 |
1/16 |
0 |
丙 |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 |
0 |
3/8 |
1/8 |
0 |
3/8 |
1/8 |
(1)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与叶片宽度两种性状在遗传时遵循定律。
(2)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是隐性性状。
(3)写出杂交组合乙的亲本基因型。
(4)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F1中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在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种,其中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
(5)若甲组中的紫花宽叶亲本自交,则产生的子代植株理论上应有种表现型,其中粉花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
(6)若只有A或B基因的植株全部在幼苗期死亡。则一株纯合的紫花植株(AABB)与一株纯合白花植株(aabb)杂交,F1植株再相互授粉,F2成熟植株中A基因概率是。
(11分)请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方法可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而不是。具体是用32P标记,用35S标记。
(2)用32P标记一噬菌体,让此噬菌体去侵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128个噬菌体放出,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在进行此实验之前,你怎样才能使噬菌体标记上32P?。
(3)由细菌提供的复制噬菌体自身DNA必需具备的条件是:。
(4)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生物体中的上进行的。
(5)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是否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
(9分)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图乙是图甲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 ②。
(2)比较图甲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②(填“>”,“=”或“<”)。
(3)图丙中⑦为,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相当于图甲中的。
(4)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有关。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4 |
O |
1/4 |
O |
雄蝇 |
3/8 |
3/8 |
1/8 |
l/8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