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
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代只设置郡县制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D.地方实权的扩大

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如男性长辈称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称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反映了()

A.“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
B.“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心理
C.尊崇血缘亲疏宗族观念的影响
D.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思想盛行

日本前首相小泉曾经宣扬日本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他说,“日本正尽一切努力与其他国家合作反恐”,“日本在防扩散领域一直走在前列”。其目的是()

A.恢复军国主义强国地位
B.继续发挥反对恐怖主义作用
C.推动战后经济迅速复兴
D.在世界政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前,美国提出了打击“邪恶轴心”的说法。据统计,小布什在319次讲话中,用了1000多次“邪恶”这个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美国全球遏制理论失灵
B.中东动荡威胁世界和平
C.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
D.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

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

A.全球化 B.冷对抗 C.不结盟 D.争霸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