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时期《人民日报》第一版的内容(部分),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
| A.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了战略反攻 | B.淮海战役即将打响 |
| C.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 D.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 |
某传单上写道:“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 ( )
|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中 | B.巴黎公社革命期间 |
|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 D.俄国十月革命期间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
| A.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
|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
“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唾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 )
| 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 | 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
| 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某班设汁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 A.鸦片战争 | B.天国兴衰 | C.曾国藩 | D.《天朝田亩制度》 |
洪仁玕《资政新编》中提出:“用人不当,足以坏法;设法不当,足以害人。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权归于一”。这种主张体现的法制思想是 ( )
| A.维护洪秀全的权力 | B.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
| C.严格法律制度与用人制度 | 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