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图为石经的部分残石及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
| 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隶书 |
| B.反映了东汉学术思想的繁荣 |
| 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 |
| D.是研究汉代儒学的第一手资料 |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
|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
|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 B.制瓷 | C.耕种 | D.冶铁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