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躬耕南阳                   (     )
(2)三臣于草庐之中            (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
(4)斟酌益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公文类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要求自己)。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声,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王绂传》)
[注释]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氍毹(qú shū):地毯。
选出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友故与之

A.动古人自期 B.其境过清
C.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D.土砾凸者为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博学,歌诗 ②明访其人赠之
③同列之日④绂之而已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绂日:“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
选文中写了王绂的三件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行?(2分)

解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每句3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非独贤者有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3)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如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中扮戏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释:刑:通“形”。指形成或事实。嘿:同“默”。禽:同“擒”,拘捕,捕捉。
选出与本文“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一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尉剑挺,广起,夺杀尉。(《陈涉世家》)
B.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潭西南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鞅少好刑之学——山不在高,有仙则(《陋室铭》)
B.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C.年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D.汝可疾去矣,见禽——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④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不能。(用原文词语填空)

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可以素琴②无案之劳形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②有仙则
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完善作者小档案。

姓名



朝代

主要经历
①他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②他积极参与了“古文运动”。
作品
《陋室铭》示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