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1)今亦死           (2)以谏故        (3)楚人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举:(2)任:
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论证的方法有( 对比 )、 (举例)。

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既克,公问其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焉间:参与 B.小大之狱:监狱
C.公将之鼓:击鼓进军 D.牺牲玉帛牺牲:祭祀用的牲畜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何战/必分人 B.乡人曰/公问
C.战长勺/此所谓战胜朝廷 D.肉食者谋/公与

下列对原文有关方面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略写齐鲁两军正面交战的情景,详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突出了曹刿对有关战争问题的卓越见解,读者从中可以看见庄公之“鄙”和曹刿的“远谋”。
B.庄公之“鄙”表现在:给贵族施“小惠”,未遍及百姓,其一“鄙”;对神灵守“小信”,难以使神灵信服,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其二“鄙”;不察敌情,不识战机,“将鼓”“将驰”,急躁冒进,其三“鄙”;“ 既克”,而不知“其故”, 其三“鄙”。
C.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使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是进行战争的基础,“远谋”一;两个“未可”两个“可矣”,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明察敌情,把握战机,“远谋”二;深谙“勇气”于决战之理,洞察“彼竭我盈”之道,“远谋”三;预防大国设伏,一切行动从实际情况出发,“远谋”四。
D.鲁国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全靠曹刿远大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相比之下,鲁庄公则显得平庸无能,毫无闪光之处。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注】①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②犯:碰到。③柁:同“舵”。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始折旋疾舟师之是听③所向不如意④遽舟师
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始折旋疾徐”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B.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C.坐其中,颓然碧窈 D.普明日复奏其人

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汉孝子董黯
董黯,字叔达,一字孝治,生后汉时。家贫少孤,事母尽孝,采薪供养,甘果美味,奔献于母,母甚肥悦。比舍有王寄者,富而不孝。二母各言其子,寄闻而(记在心里)之,伺孝子出,苦辱其母。黯恐贻母忧,默而不言。母既葬,斩寄首以祭母墓,自囚以告有司。和帝释其罪,召为郎中,不就,以寿终。
黯母尝寝疾,喜饮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晕厥)疾用(治愈)。溪在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选自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比舍有王寄者(     )   孝子出,苦辱其母(     )       
以慈名溪(  )     黯母寝疾(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母既葬,斩寄首以祭母墓,自囚以告有司。
说说董黯孝在哪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