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媒体和生活方式。它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针对“网络”文化,某班同学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渠道和交流方式,它丰富的网络信息和便捷查找手段。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网络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淫秽、色情、迷信、颓废、庸俗等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灵和社会文化环境起着严重的毒化作用。
面对网络的迅猛发展,青年学生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2010年7月,中央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日臻成熟。从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单一的文化事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文化自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金融危机后中国文化产业的逆势攀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魄力。
材料二 2011年3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谈到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时,着重强调抓好五项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已转企改制企业间的重组联合步伐。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的改革,这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今年将首先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所办报刊、大型传媒集团所办子报子刊和企业所办报刊的转企改制任务;四是加快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五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出版传媒业融资的渠道,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推动一些企业实施跨国兼并、联合、重组,支持他们到境外去办报、办刊、办社、办厂。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两会”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表1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纯收入(元/人) |
比上年名义增长(%) |
比上年实际增长(%) |
2006年 |
3587 |
10.2 |
7.4 |
2007年 |
4140 |
15.4 |
9.5 |
2008年 |
4761 |
15 |
8.0 |
2009年 |
5153 |
8.2 |
8.5 |
2010年 |
5919 |
14.9 |
10.9 |
注“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长82.1%,除去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0%。
表2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年份 |
生活消费(元/人) |
比上年名义增长(%) |
比上年实际增长(%) |
2006年 |
2829 |
10.7 |
9.1 |
2007年 |
3224 |
14 |
8.1 |
2008年 |
3661 |
13.6 |
6.6 |
2009年 |
3993 |
9.1 |
9.4 |
2010年 |
4382 |
9.7 |
5.9 |
材料二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描述表1、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围绕如何实现两个“同步”,请从生产和分配角度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共25分)
材料一最近Z市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制平迁村民坟墓的“平坟复耕”运动,引发了媒体关注,激起民众反感,民间抗议声不断,闹得沸沸扬扬。有网友认为Z市政府推行“平坟复耕”,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方式过于偏激,则有其不当。11月16日,国务院第628号令要求对《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进行修改,新规定删除了“拒不改正,可以强制执行”部分。
材料二针对Z市平坟复耕,26位学者呼吁停止“平坟运动”。该省作为中原文化的起源地,一方面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节、中原根亲文化等为主要平台,打造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另一方面却又大肆平坟,截断中原文化根脉。作为安葬祖先的场所,坟墓不仅是这一信仰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中国人奉行孝道的终极体现和最基本要求。“平坟运动”严重伤害了民众情感,破坏了中国文化传统,必须立即停止!
(1)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中Z市政府的做法。
(2)结合材料二请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坟运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共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激起国内强烈反响。
材料一 中国多个城市群众进行游行抗议,不少民众强烈表示“抵制日货”,在此过程中更出现一些群众打砸日系车辆的现象。据IHS Automotive的估算,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估计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1)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性。
材料二《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25日转载了署名村山宏原题为“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购买汽车时,无论买的是哪一款,其中都大量使用了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不愿意使用日本的零部件,那就必须建立起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汽车企业。汽车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产业,每年最少也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投资,还需要多年的研发。中国企业就算拥有丰厚的资金,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投机方式。日本有很多制造零部件及其模具的中小企业,在小小的工厂里,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日系汽车产业的品质,依靠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精巧。如果能够制造出凌驾于日本企业之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就不再需要依靠日本企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将更加灵活。
(2)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振兴我国汽车产业政府和企业应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材料三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3)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