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该中心通过两个强子对撞实验发现了希格斯于1964年预言存在的玻色子。玻色子作为物质的质量之源,连接着粒子获得质量的领域,没有玻色子,宇宙和人类就不会存在。这表明
A.宇宙和人类在本质上都是由玻色子组成的 |
B.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可以逐渐解开自然之谜 |
C.大胆的猜测可以正确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
D.科学家的思维活动能够创造出理想的物质 |
苏轼在《琴诗》中写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C.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D.整体可以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
中国和瑞士的科学家对杂交稻的基因组测序,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水稻的产量问题。如果我们揭开了杂交稻优势的秘密,那么通过转基因等相关技术,也可以用以提高其它相关农作物的产量。这说明
A.人们可以把握客观联系,造福人类 |
B.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
C.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存在离不开整体 |
D.固有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鲶鱼效应”是渔民发现的一种使捕获的鱼保持鲜活的方法,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据此回答54-55题。
54.“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B.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C.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5.如果船舱中放入的鲶鱼过多,则效果适得其反。这说明
A.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把握好度 B.办事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D.人们要适当地改造和利用规律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表明
A.看问题必须坚持量变和质变相统一 | B.看问题必须坚持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 |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D.抓住主要矛盾 |
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建立在解决温饱问题、进入总体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这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