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山东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风气不正等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重塑“礼仪之邦”的道德高地,山东省自2007年起,启动实施“四德工程”,即家庭美德突出“孝德”,职业道德突出“诚德”,社会公德突出“爱德”,个人品德突出“仁德”。
山东省在“四德工程”建设中,将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化、生活化,从群众生活实际出发,发掘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使群众感到榜样就在身边,身边事可亲可学,凡人善举、好人好事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1)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山东省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的意义。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山东省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的哲学依据。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进一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积极调查研究,搜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多项议案。
材料二:2015年6月11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结合材料一,说明人大和人大代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的依据。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材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树立融通中外的理念:加强世界文化多样性研究,了解不同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精神需求等,善于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用科学的观点、方法,讲述不同国家间共同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科学的对外宣传:借鉴文化传播的有益经验,加强中国文化的载体建设,使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等无形的东西有形化、长久化;注意在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等方面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中国价值;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手段加强宣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对外宣传中我国应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材料: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申遗成功,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1)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保护和传承珠算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如何看待珠算申遗
材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世界许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6万多家,外商直接投资约1.3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有6个。专家预计到2017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4亿人次。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将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根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上述做法的原因。
材料:2013年3月,3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该修正案草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