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材料二:“美丽中国与城市生态文明”论坛举行2013年8月17日,“美丽中国与城市生态文明”论坛在威海举行。论坛主题为“美丽中国.幸福生活”,与建设美丽中国有机结合,就打造生态文明的宜居城市以及其他有关建设美丽中国、城市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新观点、新理论等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1)“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我国怎样的具体国情提出的?
(2)“美丽中国与城市生态文明”论坛的召开说明了什么?
青少年能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做些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城乡收入之比是3.1比1,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56%,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占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和东部地区的40%。同时,城市居民间也存在收入差距。
材料二 江苏华西村的致富观是:天下皆穷我独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富为真富。他们富了以后又无偿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在宁夏、黑龙江、西藏自治区各再造一个华西村,帮助上万人摆脱了贫穷。
(1)请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江苏华西村的致富观。
(2)根据材料一辨析:存在收入差距就不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能存在收入差距。
(3)为实现材料二中的致富理想,请列举两条我国当前正在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幸福”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幸福”正在成为时尚之词,成为政府目标、个人追求。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1)我国政府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必须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我国政府正在坚持和完善怎样的分配制度?在分配中,我国应注意什么问题?
(2)“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请你谈谈对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解。

【聚焦人大】材料一: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就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2011年的打算作了汇报。
材料二:肖扬指出:五年(2003—2007)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共审理各类案件20451件。依法惩罚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惩罚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2万件。依法平等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1)最高人民法院向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总理网谈】据人民网2011年3月19日报道:17日,新京报记者在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后,向温总理送上了该报与人民网强国论坛合作征集的网民留言──“给总理的话”,总理微笑收下。在记者见面会上,温总理表示,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这么多群众以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
(1)网民给温家宝总理留言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这样做有何意义?
(2)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行使上述权利?

材料一:2010年5月24日,沈阳市召开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参加听证会的有15名消费者代表、10名出租车经营者代表、2名专家学者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听证代表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建议。
材料二:自2008年以来,网络问政已逐渐成为百姓反映民意、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通道。据有关调查统计,69%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认为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网民以留言、跟帖、博客、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亮点。(共3分)
学生甲: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你关注了吗?
学生乙:我不仅在电视上看到了,还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我的看法呢。
学生甲:中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学生乙:当然了。我们都有权利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现在已有近七成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
学生甲: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会认同这种方式呢?
学生乙: (可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1分)
学生甲: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网络问政呢?
学生乙: (可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1分)
学生甲:.太好了,我也要充分利用网络。
学生乙:现在百姓参政议政、表达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多了,你知道这是国家在保障我们哪一项政治权利吗?
学生甲: (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