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
史 料 |
推 论 |
正确与否 |
(1)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
材料中的言论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
(2)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玄宗 |
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和时代。 |
|
(3) |
“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梁启超《李鸿章传》 |
材料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
|
(4) |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马关条约》 |
材料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
|
(5) |
“自然界的美,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 ——达尔文 |
否定了神学创世说,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
(6) |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
材料表明的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1)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2)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是什么?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5)根据上图,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共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是第一个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不得原文照抄)
(1)请分析英国能够在18、19世纪的时候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的原因(至少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二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原因及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3)二战后欧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步骤一:史海回眸──走进历史中的正当合作
(1)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举出两党合作的事例(至少两例)。
(2)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二战中的典型史实加以说明。(注意:要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来作答。 4分)
步骤二:细说历史──再认历史中的不正当合作
(3)写出一战中的两大组织名称。
步骤三:反思认知──感悟正当合作的真谛
(4)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人类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举两例即可)相互间的合作应遵循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对你的人际交往产生了怎样的启示?
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里提出,“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结合马克思的这段话谈一谈基督教是怎样产生的?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寻求救世主吗?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一位航海家?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3)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图一),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结合图二中的航海路线,指出打破这种局面的三位航海家分别是: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4)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