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SO2能否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并制备硫酸铜晶体。完成下列填空。甲同学用装置I进行实验,加热反应物至沸腾,发现Ba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1)白色沉淀是              
(2)甲同学就白色沉淀的生成原因提出了两种假设,这两种假设可能是:
                                   ②                               
乙同学设计了改进装置Ⅱ进行实验,检验甲同学提出的假设(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①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②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一段时间后C中未见沉淀生成。
(3)操作①的目的是               ,集气瓶B中的试剂是         
(4)该实验能否检验甲同学上述两种假设中的任意一种         ,理由是       
丙同学向反应后的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uO,过滤后将滤液制成硫酸铜晶体(CuSO4·xH2O),采用加热法测定该晶体中结晶水x的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坩埚质量
坩埚与晶体总质量
加热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
第一次称量
第二次称量
11.710g
22.700g
18.621g
a

 
(5)若无需再进行第三次称量,则a的数值范围应为                  
(6)若加热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18.620g,计算x 的实测值     (保留二位小数),相对误差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I.2KNO32KNO2+O2
II.2Cu(NO3) 22CuO+4NO2↑+O2
III.2AgNO32Ag+2NO2↑+O2
(1)某固体可能由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气体。若该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1/6。 (忽略氧在水中的溶解)
①若该固体只是由一种盐组成,则该盐为
②若该固体是混合物,则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为
(2)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实验步骤】
a.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
b.称取Mg(NO3)2固体3.7g置于A中,先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A。
c.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
① 步骤a的目的是
② 依据已知的三个方程式,再根据剩余固体的质量写出Mg(NO3)2热分解方程式为:
_______
③ 若A中固体为AgNO3,用以上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D 中的现象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从实验安全的角度判断该实验装置有无缺陷?若有,应如何改进?

实验室需480 mL 1.0 mol/L 的NaOH溶液.如图是该学生在实验室配制该NaOH溶液的过程示意图,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容量瓶的规格是
(2)用已知质量为y g的表面皿,准确称取g NaOH固体.当他将托盘天平的砝码和游码调整好之后,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这时指针在不停的晃动,且偏向右边.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
(3)观察配制NaOH溶液的过程示意图,指出其中有错误的是(填操作序号),在①~⑥中,没有体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
(4)若用按图所示配得的NaOH溶液作为标准液,取其一定体积置于锥形瓶,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则测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Ⅰ、氨气是一种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
(1)下图烧瓶中盛有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有浓氨水,利用图示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选择实验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顺序是(填字母)()→()→()→E;
②硬质玻璃管B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Ⅱ、①分别将氯气和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可观察到红色都褪去,该过程中分别体现了氯气的性、二氧化硫的性。
②一定条件下,向碘水中通入足量氯气,完全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若原有10.0mL1.0mo1·L-1的碘水,反应中共转移了0.1mo1电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Ⅲ、为了探究NO做催化剂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 。

某化学课外研究小组拟对一种焰火原料(由两种短周期中的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组成的合金粉末)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该焰火原料的组成
【资料检索】Mg2+检验的方法:取 2 滴待检液,加入 2 滴 2mol/LNaOH 溶液,再加入 2 滴镁试剂(I)染料(对硝基苯偶氮苯二酚)。若出现沉淀并吸附镁试剂(I)染料呈天蓝色,表示待测液中含有 Mg2+。注:Ag+、Cu2+、Fe3+、NH4+会妨碍 Mg2+的检测,Mg(OH)2可溶于 浓的氯化铵溶液,其他的常见不溶性碱难溶于氯化铵溶液。
【探究思路】确定该焰火原料所含金属种类
【实验探究】
(1)甲同学进行了初步试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如下。请填写下表。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该焰火原料,加入冷水
无明显现象


取少量该焰火原料,加入稀盐酸
完全溶解,大量气体产生、溶液呈无色

(2)乙同学取甲同学第②组实验的溶液,加入镁试剂(I)染料,未见天蓝色物质。他得出合金中不含镁离子的结论。乙同学的结论(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
(3)丙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焰火原料中的金属种类,实验记录如下

由丙同学的实验记录可知该焰火原料是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实验中滤液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需煮沸的理由是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进行实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B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整个装置不漏气:①若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小,分析其原因

②若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大,分析其原因
改进措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