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纪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温度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的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_____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分别可选用_ _和___作为对照。
(3)把萌芽的豌豆种子种下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生物这种形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_控制。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法。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的过程叫做;
(2)设计3号的目的是,它最适合与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因为:。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你分析:8分
![]() ![]() ![]() 环境鼠妇数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11min |
明亮 |
4 |
3 |
2 |
0 |
1 |
0 |
1 |
2 |
0 |
1 |
阴暗 |
6 |
7 |
8 |
10 |
9 |
10 |
9 |
8 |
10 |
9 |
(1)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有________个,这个实验变量为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了阴暗和________ 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2)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或十只以上
(3)这组同学的第10次数据中,在明亮处的鼠妇是______只,在阴暗处的鼠妇是____只。
(4)分析本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_环境中。
(5)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这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2)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或“不变蓝”)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丽丽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玉米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玉米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丽丽同学的探究实验设计有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A.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C.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 )现象
A.赤潮 B. 沙尘暴 C. 温室效应 D. 酸雨
(3)此实验中丽丽同学提出的假设是什么?
(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要用1粒玉米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