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陆地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副热带高压 ③地形因素 ④海陆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此时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温度判读,最可信的是       (   )

A.甲:大于24℃,小于28℃;乙:大于28℃,小于32℃
B.两者都大于24℃,小于28℃
C.甲:大于28℃,小于32℃;乙:大于24℃,小于28℃
D.两者都大于28℃,小于32℃

关于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国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土壤以黑土为主,呈酸性。
B.该地区纬度低,光照充足,农业生产能发展一年三熟。
C.立体农业是本区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D.该地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麦等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回答下列各题。
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A.提高经济效益 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C.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D.降低运输成本

目前,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是
①“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②“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③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
④山西煤炭的开采因为种种原因已不具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改善了环境质量 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 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结合下表(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坡度
5º~10º
10º~15º
15º~20º
20º~25º
25º~30º
30º~35º
大于35º
土层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根据材料可以推知,我国四大高原中石漠化程度较高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分析上表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

A.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比例
B.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反比例
C.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相关
D.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负相关

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每一个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

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方向 B.生活特点   
C.发展水平 D.发展条件

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②传统运输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④糖料作物栽培上南蔗(糖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