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某地区陆地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副热带高压 ③地形因素 ④海陆分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此时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温度判读,最可信的是 ( )
A.甲:大于24℃,小于28℃;乙:大于28℃,小于32℃ |
B.两者都大于24℃,小于28℃ |
C.甲:大于28℃,小于32℃;乙:大于24℃,小于28℃ |
D.两者都大于28℃,小于32℃ |
关于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国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土壤以黑土为主,呈酸性。 |
B.该地区纬度低,光照充足,农业生产能发展一年三熟。 |
C.立体农业是本区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
D.该地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麦等 |
北半球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是
A.极地东风 | B.纬西风 | C.东北信风 | D.东南信风 |
读 “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 (理想模式)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A.位于乙地北侧 | B.位于乙地南侧 |
C.纬度高于乙地 | D.纬度低于乙地 |
该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B为等压线,PA>PB,读图回答问题。若此地在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南风、南风 | B.东南风、南风 |
C.西北风、北风 | D.东北风、北风 |
若此地位于近地面,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南风、西北风 | B.北风、南风 |
C.东北风、东南风 | D.东风、西风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该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回答问题。 图示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
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
接相关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
C.岩石圈、地幔、地核 |
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