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下图表示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和功能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的结构,a、b表示大分子通过细胞膜的两种方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形成的囊泡内的物质是分泌蛋白,该过程可描述为:首先氨基酸在        上合成链状结构,经内质网初加工,然后由囊泡转运给         再加工修饰形成成熟蛋白。用3H标记的氨基酸,在图中细胞
结构上标记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写序号)。
(2)囊泡定向转移的过程       (是或否)消耗能量;“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          ,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                    
(3)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          
(4)神经递质释放的关键步骤是突触小泡(囊泡)与        的融合过程。有一种水母发光蛋白,它与钙离子结合后可发出荧光。将水母发光蛋白注入枪乌贼巨轴突内,观察发现当兴奋传到轴突末端时荧光增强,随后检测到神经递质放到突触间隙。据此可推测,      可以启动神经递质的释放。
(5)效应B细胞内膜系统中,通过囊泡向体液释放的物质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将甲、乙、丙、丁4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表中所示,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C……等字母表示):






甲与乙各1条配对
乙有1条不能配对
甲与丁各1条配
丁有2条不能配对


乙与乙各2条配对
乙与丁各2条配条
丁有1条不能配对



乙不丙不能配对
丙与丁各1条配对
丁有2条不能配对


(1)甲(2)乙
(3)丙(4)丁

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蛋白质

紫色
淀粉
碘液

脂肪

橘黄色

(2)鉴定DNA时,一般先将被鉴定物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 mol/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搅拌后,再加
试剂,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颜色为,而对照组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则可确定被鉴定物为DNA。

下图为一条肽链的分子结构简式:

据图填空回答:
这条肽链中的肽键数是,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数目是,合成肽链的细胞器是,在合成肽链时决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

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表: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体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有(溶解);-: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