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方和平降临之时,却是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当西方开始重建之际,却正是中国内战加剧之时;当西方经济恢复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西方“重建”和“恢复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
A.马歇尔计划实施 |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
C.“新经济”(知识经济)出现 |
D.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C.《四国条约》的签订 |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
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1921~1935年: |
1949—1956年: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1978~2001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是()
A.成立同盟会 | B.颁布《临时约法》 |
C.领导北伐战争 | D.提出“新三民主义” |
毛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驱除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毛泽东主席写此信的27年前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是()
A.辛亥革命 | B.国民革命 |
C.新民主主义革命 | D.社会主义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