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某钠盐W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W可能是Na2CO3
B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有白烟产生
X一定是浓盐酸
C
强酸性溶液Y中加入Ba(NO3)2溶液,静置后再加入KSCN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
后溶液又变红
Y中一定含有SO42和Fe3+
D
少量气态炔烃Z通入pH=a的溴水中
溴水褪色,溶液的pH仍约为a
Z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已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2CrO42(aq)+2H+(aq)==Cr2O72(aq)+H2O(1)。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917.4g
B.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达平衡状态
C.常温下转换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判定不正确的是

A.10mL 0.2 mol·L-1的氨水与l0mL 0.1 mol·L-1的盐酸充分反应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c(NH4+)+c(NH3·H2O)=2c(Cl)= 0.1 mol·L-1
B.已知酸性HF > CH3COOH,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 - c(F-) >c(K+) - c(CH3COO-
C.CH3COOK溶液中加入少量NaNO3固体后的碱性溶液一定有:c(K+)+c(H+)=c(CH3COO-)+c(OH-
D.NaHSO3溶液中一定有:c(Na+)>c(HSO3-)>c(SO32-)>c(H2SO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4CuO(s)=2Cu2O(s)+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H>0
B.向稀醋酸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醋酸钠水解呈碱性
C.室温下K(HCN)<K(CH3COOH),说明CH3COOH的电离度一定比HCN大
D.H2S(g)+FeO(s)FeS(s)+H2O(g),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V(H2S)和H2S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M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结构简式见下图),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A.M易溶于水,且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M能发生加聚反应和取代反应
C.M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D.M的分子式为C13H12O2NF4,分子内至少有1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