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其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
(1)Al(NO3)3是制备钠硫电池部件的原料之一。由于Al(NO3)3容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需要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加入试剂a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操作b为 ,操作c为 。
③Al(NO3)3待测液中,c (Al3+) = mol·L-1(用m、v表示)。
(2)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下表数据,请你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 范围内(填字母序号)。
| 物质 |
Na |
S |
Al2O3 |
| 熔点/℃ |
97.8 |
115 |
2050 |
| 沸点/℃ |
892 |
444.6 |
2980 |
a.100℃以下 b.100℃~300℃ c.300℃~350℃ d.350℃~2050℃
②放电时,电极A为 极。
③放电时,内电路中Na+的移动方向为 (填“从A到B”或“从B到A”)。
④充电时,总反应为Na2Sx="2Na" + xS(3<x<5),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某研究小组以甲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医药中间体F和Y。
已知:①


②2CH3CHO
CH3CH(OH)CH2CHO
CH3CH=CH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F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是C7H7NO2Br |
| B.能形成内盐 |
|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 |
| D.1 mol的 F最多可以和2 mol NaOH反应 |
(2)C→ D的反应类型是 。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在合成F的过程中,B→C步骤不能省略,理由是 。
(4)D→E反应所需的试剂是 。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写出3个)。
①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分子中含有 -CHO
(6)以X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Y,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
卤代烃在碱性醇溶液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
下图是八种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框图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序号).
(2)①是________ ______ (填反应类型),
(3)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F1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
F1和F2互为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八种化合物中,属于二烯烃的是________。
二烯烃的通式是________ 。
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性能优异,其功能与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几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
(1)A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易老化,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B的单体是苯酚和X,这两种单体在碱催化下,可得到网状高分子化合物,俗称电木,是(填“热塑性”或“热固性”)_________塑料,写出X与足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是合成纤维中目前产量第一的聚酯纤维——涤纶,可由两种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则这两种单体的化学式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 |
| 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
|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 ;(2)卤代烃: ;
(3)醇: ;(4)酚: ;(5)醛: ;
(6)酮: ;(7)羧酸: ;(8)酯: 。
(Ⅱ)
⑴键线式
表示的分子式 。
⑵
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⑶书写该物质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