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完成下列诗文名句
①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④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⑧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⑨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⑩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名篇名句默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①     ,而伯乐不常有。李贺的诗"②     ,提携玉龙为君死",道尽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诸葛亮是幸运的:"先帝不以臣 卑鄙,③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辛弃疾醉赋壮词"④     ,梦回吹角连营",却报国无门;苏轼满怀期待"持节云中,⑤     ",却一再被贬;诗仙李白吟唱"⑥     ,忽复来舟梦日边";孟浩然感叹"坐观垂钓者,⑦     ";才调无伦的贾谊总算等来了"伯乐",现实却是"可怜夜半虚前席,⑧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派生九脉,滋润和养育了华夏儿女。她一往无前,流经"         "的高深峡谷(郦道元《三峡》)。她用"         "的风平江阔之景,让王湾踌躇满志(《次北固山下》)。她怜惜着游子崔颢"       "的乡思惆怅(《黄鹤楼》)。她也用"         "的智慧(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培养了她的儿女们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品格。

古诗文名句填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

(4)在文学作品中借明月来抒怀人之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随君直到夜郎西”,即是将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潼关险要地势的诗句是:      

(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因思杜陵梦,   ”写诗人因思入梦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相映意蕴丰富。

(7)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     ?”(《<论语>十二章》)届时,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和运动员。

(8)《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近期在全国发行。“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滋养人的精神,影响深远。

古今诗文名句默写。

(1)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4)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5)建安年间,曹操登临碣石山,饱览沧海壮景,用“水何澹澹,  ”的诗句描绘出水波荡漾,海岛屹立的画面。(曹操《观沧海》)

(6)李白出蜀入楚,写下了《渡荆门送别》,诗中由描写美景转入抒发思乡之叹,用“     ”的诗句,不写自己思念家乡,而写家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遥遥相送。(李白《渡荆门送别》)

(7)“乐”有多重境界;柳宗元寄情山水,自得其乐;欧阳修,山水之间,与民同乐;范仲淹,进退唯忧,何时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心静神闲,悠然举目,夕阳斜照,南山云绕,禽鸟归巢,好一幅“     ”的画面,令人神往。(陶渊明《饮酒•其五》)

古诗文填空。

(1)大道之行也,   。(《礼记》)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

(3)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被赞为“独绝千古”的名句是:“      。”

(6)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红”自喻,表现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的句子是:“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