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布林克利认为:事实上,对历史持不同见解是试图理解历史的关键,正如对当代持不同见解是试图真正理解当代一样。对当代史学界持批评态度的人,经常指责历史学家不断改变对以往的阐释;有些则指责阐释行为本身。他们认为历史就是“发生过的事”,历史学家就应该“尊重事实”。但学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于是形成了当今围绕历史学研究的许多争议。作者在此阐释的观点是
A.历史事实是存在的,后人只能尽力阐释 |
B.历史事实是存在的,其阐释就是权威著作 |
C.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找出真实的历史事实 |
D.历史事实并不真正存在,任何阐释都是可以的 |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对鸦片战争,站在英国立场的历史学家、维护民族利益的中国学者、当代文明史观的结论依次应该是()
A.文明冲突/商业战争/侵略战争 | B.商业战争/文明冲突/侵略战争 |
C.侵略战争/商业战争/文明冲突 | D.商业战争/侵略战争/文明冲突 |
某同学读到一篇论文,文中的关键词有三大发明、“存天理,灭人欲”、词、关汉卿等,这篇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A.《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 B.《论宋元文化的高度繁荣》 |
C.《关汉卿与元曲》 | D.《商品经济与词的发展》 |
唐朝前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军政机构,进行有效管辖。下图是位于新疆吐鲁番的交河故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设在该地的军政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 B.渤海都督府 | C.忽汗州都督府 | D.西域都护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A.完成大统一 | B.实行郡县制 |
C.焚书坑儒 | D.修筑长城 |
《口口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文中的口口应该填上()
A.法国 | B.英国 | C.美国 | D.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