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某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先对该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该林地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种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种名 |
山桃 |
丁香 |
油松 |
刺槐 |
山桃 |
1 |
|
|
|
丁香 |
0.12 |
1 |
|
|
油松 |
0.13 |
0.81 |
1 |
|
刺槐 |
0.14 |
0.76 |
0.84 |
1 |
A.耕地逐渐变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
C.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林地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
D.原有耕地变为林地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所提高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基因指导酶合成过程中,翻译阶段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RNA聚合酶、ATP等
C.细胞中有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不一定有它的等位基因
D.细胞中有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就一定有相应的酶
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与③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不同的是五碳糖 |
B.促进转录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
C.某基因含96个脱氧核苷酸,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32个氨基酸 |
D.转录完成后,结构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
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