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    

乙诗后两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 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 焙茶 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渡泉声

山溪、木板桥、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

茅屋、阳光、人、鸡

悠长的鸡鸣声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汉江临泛

王维[唐代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 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 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九派:这里指江西九江。②郡邑:指汉江两岸的城镇。③浦:水边。

张家界某电视台邀请你参加《汉江临泛》的短视频拍摄,需要你帮助完成脚本设计指导。

(1)画面提示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B.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请展开想象,从A、B两句中住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     

(2)情感指导

诗人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1)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

(2)"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B.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

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

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