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 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
| 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D.认识剑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
《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
| A.宰相专权 | B.强干弱枝 |
| C.地方困弱 | D.过度分权 |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
|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
|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
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
| B.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
| C.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
| D.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 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
|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
|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
|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人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问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
|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