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正确的是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A.该现象产生都离不开工业革命的推动
B.体现了经济政策由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的演变
C.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D.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6
4
3
4
3

5
5
4
3
3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二战严重破坏了欧洲经济
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D.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下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B.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工业化
C.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促进中外贸易
D.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