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苏俄(联)1913年—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
| 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
| 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 |
| 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社会特有的服饰景观是
| A.长袍马褂 |
| B.西服革履 |
| 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
| D.华冠儒服 |
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 |
| B.实现中日经济的共同发展 |
| C.转嫁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 |
| D.满足战争的需要,以战养战 |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沦陷区经济的性质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 B.资本主义经济 |
| C.殖民地经济 | D.资本主义经济和殖民地经济 |
由私人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
|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 B.洋务运动期间 |
| C.戊戌变法期间 | D.清末“新政”期间 |
下列不属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的是
| A.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刺激 |
|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C.清政府采取奖励工商业的做法 |
| D.收回利权运动的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