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3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下列四个选项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