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共和国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这句话针对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
B.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C.雅典民主政治的短暂
D.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宣城行政建制沿革”简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时期
宣城行政建制沿革
春秋
分别属于吴、越、楚等国
秦朝
前221年置爰陵县,县治即今宣城市区
汉朝
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南宋
乾道二年(1166年),改宣州为宁国府


A.春秋时宣城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B.爰陵首任县令是由秦始皇任命的
C.汉武帝时丹阳郡守可以世袭
D.南宋宣城有可能被江浙行省管辖

唐朝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下列诗句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的是()。

A.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