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上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 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四年了。
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突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
水龙吟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容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①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②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分析“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所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感情。
本词下阕有两处用典,请具体分析。
“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①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佳人:知心朋友。
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青帝:司春之神,主管春天时令的神。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言菊多,勾画出了 “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B.第二句写菊花凌寒盛放,散发清香,却得不到欣赏。
C.第三、四句运用想象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本诗起句平实,结语豪壮,给人以不同凡俗之感。

菊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黄巢的《题菊花》和郑谷的《菊》同是咏菊诗,但表达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1穷:失意,归隐。2通:得意,出仕。
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下列诗句与“空知返旧林”中的“空”字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B.“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叶独坐》)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D.“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赠友诗。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此诗回赠给他。
B.首联感慨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官场之事不再关心,表明作者追求隐逸生活,消极厌世的精神追求。
C.颔联中“自顾无长策”反映了作者的苦闷,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无能为力,只好归隐。
D.尾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又以不答作答,只勾勒出一幅韵味深蕴的画面,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