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中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能量(Pn=Pg-R), 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分析回答: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0
61.9
79.1
E
211.5
20.1
191.4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4)如果某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则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消耗植物约在        千克之间。

豌豆豆荚颜色黄(A)对绿(a)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用黄圆和绿圆豌豆杂交,后代出现4种类型,统计结果如右图。请分析回答:

(1)F1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
(2)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数量之比为,其中纯合子占比为
(3)欲判断子代的豆荚颜色应观察(母本、F1种子、F1植株)的有关表现型。
(4)将豆荚黄色的纯种幼苗在30℃~32℃处理一周后,得到了一些褐色豆荚,它们在正常环境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黄色豆荚。请针对褐色豆荚的成因提出具体假说,进行解释:

阅读下面材料,并填写文中空白:

Ⅰ.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F.Griffith做了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①S型: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②R型: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③S型:65℃加热灭活,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④R型+S型(65℃加热灭活):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那么综合上述系列实验,分析造成实验(4)结果的原因,可以作出几种假设:假设①:R型细菌使S型细菌复活;假设②:是(填“R/S”)型细菌转变为另一类细菌。
Ⅱ.1944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O.Avery等改进了F.Gfiffith的实验:
(1)R型+适量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由此可以否定上面的假设(①/②);同时表明被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即转化因子),它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种活性物质可能是
若不考虑多糖,继续做下面的实验:
(2)R型+适量核酸酶降解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
Ⅲ.如果实验Ⅱ就此终止,我们认为还不能得出合理结论,必须补充一个实验。请你补充该实验并预测实验的结果:

1835年达尔文在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观察研究地雀,发现它们不仅与大陆上不同,各个小岛上的地雀也有差别。有的喙像大号胡桃夹子,适于吃大的硬壳果,有的像小号胡桃夹子,适于吃小的硬壳果;有的像镊子,吃岩缝里的小昆虫;有的像钳子,吃仙人掌的种子和花蜜;有的像剪刀,吃大的甲虫。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为不同地雀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
(2)由于每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等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的种群的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种。
(3)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的地雀物种。
(4)由地雀形成的过程来看,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某二倍体被子植物品种甲,由于其果形小而影响推广。为了获得较大果形的新品种,育种工作者利用品种甲通过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分别培育出具有较大果形的二倍体品种乙和四倍体品种丙(品种乙和丙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请分析回答:
(1)育种工作者从混合栽培有品种乙和丙的温室中随机取出一植株A。为鉴定A为哪一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品种甲植株和A植株的根尖,分别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甲和A装片中有丝分裂________期的________。
结果预测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不使用显微镜的条件下,运用遗传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鉴定A植株为哪一品种。(简要叙述方案或思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