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是极为重要的酶制剂。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2)I、II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对培养基常用        方法进行灭菌。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部分嗜热菌在I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不同菌落周围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应挑出        的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
(4)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中,甲、乙两组数据表示了成年人和玉米植株内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占生物干重的质量分数/%),请回答有关问题(第一小问3分,第二小问4分,共7分):

组别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S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1)甲和乙两组数据中表示人的是_______
(2)从表中所列的元素成分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3月,德国慕尼黑环境和卫生研究中心采用一种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从实验鼠的脱氧核糖核酸中获得了基因突变物质。这种变异基因会导致鼠的正常视力功能衰退,产生白内障。研究认为,同样的基因突变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老鼠白内障基因的发现有助于了解人类白内障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用基因疗法治疗白内障的可行性。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白内障基因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生物的________是由基因控制的。
(2)某基因在复制过程中,一个碱基被替换,结果导致该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________。

A.发生改变
B.不发生改变
C.变得对自身不利
D.不一定发生改变

(3)若白内障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表现正常,但他有一个舅舅和叔叔都是白内障患者,则某人患白内障的概率为________,他为白内障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若该男子与表现正常但携带白内障基因的女子婚配,则生出白内障男孩的几率为________。
(4)基因治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TV2于2005年4月7日报道,卫生部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Ⅰ号”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欲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探究苏丹红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的动物细胞工程知识,你认为采取下列哪种技术手段最合适:________。

A.动物细胞融合
B.动物细胞培养
C.胚胎移植
D.核移植

(2)根据上述选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苏丹红Ⅰ号”是否对人体有危害。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方法步骤:
a.材料准备:从医院妇产科获取所需要的原材料组织,浓度为0.09%“苏丹红Ⅰ号”试剂,高倍显微镜,培养瓶若干,配制好的培养液,剪刀,培养箱,所需要的酶。
b.制备检测细胞:
配制细胞悬浮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悬浮液分装到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c.检测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验结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略)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调查面积单位是:cm×cm)

调查面积
草原类型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9
20
20

B
3
5
6
9
11
13
13
13
13

C
2
3
5
8
8
8
8
8
8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________。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阔混交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
(2)生态工作者在调查B草原时,将主要物种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右图),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食物总量的40%。则A增加10千克,至少需要B增加________千克。
(3)调查A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第一步:选取100 cm×10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10个样方。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9、N10,则将N5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以上设计步骤中错误的地方用下画线标出,并在空白加以改正,如果没有错误,请在空白处标明“没错误”。

下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________结构中找到,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________。
(2)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_____,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
(3)丙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
(4)若该动物还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的几率几乎为________。
(5)甲细胞在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