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           推:追究
C.不痛绳之           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以咏首荐  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 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饥者八九  求霖者三十年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讫:终了,完毕。
B.为《学规》俾守之俾:并且。
C.单车屏徒从屏:使……退避。
D.有短朱熹者,谓其疏于为政短:诋毁,指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独端坐以指画沙王好战,请以战喻
B.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禁女妇之为僧道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D.五年,依所请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网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熹“善于处理政务”的一组是( )
①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②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③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④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⑤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⑥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B.朱熹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同安县任职时,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加以教育。在南康军任知军时经常到郡学里去与学生讲论学问,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能做到只身一人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在庆元年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诬告十罪,结果皇帝却免掉了沈的职务,取消了他的俸禄,连沈的学生蔡元定也遭到流放。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注]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范纯仁》)
[注]掊克:搜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怨岂在明,不见是图。谋取
B.致主处身,二者胥失。互相
C.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分条列举
D.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鄙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②或谤其所全活不实
B.①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②法不至死,以情杀之
C.①当自任天下之重②此严治之犹不能戢
D.①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②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范纯仁以民为本政治理念的一组是
①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②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③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④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
⑤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⑥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范纯仁当县令时,因越权惩处了宫廷卫士而获罪,后因皇帝宽宏大量而免遭处罚。
B.范纯仁因抨击王安石变法而获得了皇帝的赞许,使皇帝对他言听计从。
C.有一处衙门关满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范纯仁不但宽恕了他们的死罪,训诫一番后还把他们释放了。
D.纯仁荐举人才,以天下公众的议论为标准,为朝廷荐举正直的官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时流辈咸推之推:推举 B. 既罹窜逐 罹:遭受
C.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转:调任 D. 例移为柳州刺史 例:按旧例
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少聪警绝众聪警:聪明敏悟 B.精裁密致 精裁:精选体裁
C.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绝域:死地 D.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 师法:学习方法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蕴骚人之郁悼②楚之同姓也
B. ①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C. ①请以柳州授禹锡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 ①宗元谓所亲曰 ②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及其才学的一组是
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 ②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瘅 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A.①②④B. ①⑤⑥C. ②③⑤D. 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
B.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
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
6、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译文: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喪及妻子还于京师。
译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贫不自振振:振作 B.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辞:辞别
C.李邕奇其材奇:感到惊奇 D.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激:激怒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②出污泥而不染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①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中,滞留在了长安。
B.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C.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欲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然而政治头脑过于简单,壮志终至成空。在宫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脱靴”,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后来他云游四方,还经常旁若无人地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2)文中游侠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述。
(3)鲁迅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用一句话来称赞《史记》,这句话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