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赈之。臣请归节,伏制之罪。”上贤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责大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者数,不愈。庄助复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制之罪矫:假托。
C.责大而已指:意旨。
D.亦不能之矣夺:强取。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持节发仓粟赈之作《师说》贻之
B.上贤释之今人有大功击之
C.庄助复请告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
D.尊宠群臣无二以勇气闻诸侯

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初入洛,居唐故宫室,而嫔御未备。阉宦希旨,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庄宗问所以禳之者,因曰:“故唐时,后宫万人,今空宫多怪,当实以人乃息。”庄宗欣然。其后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
魏王继岌已破蜀,刘皇后听宦者谗言,遣继岌贼杀郭崇韬。崇韬素嫉伶人,常裁抑之,伶人由此皆乐其死。皇弟存乂,崇韬之婿也,进谗于庄宗曰:“存乂且反,为妇翁报仇。”乃囚而杀之。朱友谦,以梁河中降晋者,及庄宗入洛,伶人皆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进乃谗友谦曰:“崇韬且诛,友谦不自安,必反,宜并诛之。”于是及其将五六人皆族灭之,天下不胜其冤。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愤嫉,莫敢出气 嫉:嫉妒
B.庄宗问所以禳之者 禳:驱除
C.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 相属:“属”通“嘱”,互相嘱托
D.存乂且反,为妇翁报仇 妇翁:这里指郭崇韬夫妇。

下列各句中,能够体现伶官胡作非为、祸乱朝廷的一组是
①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
②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
③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
④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
⑤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
⑥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进乃谗友谦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各项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却都不敢整治伶官来出气。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例如孔谦就称呼伶官景进为“八哥”,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B.景进等人借着为庄宗“充后宫”的由头大干坏事,以至于逼得军中很多士兵的妻子和女儿不得不逃离邺城。后来庄宗回洛阳,景进又带着上千邺城女子跟随,一路上男女混杂,乌烟瘴气。
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认庄宗的弟弟李存乂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
D.由于郭门高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乂的关系,再加上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庄宗警告了他。他非常害怕,于是就图谋叛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耶,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
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①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
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②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
(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
【注】①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②二帝:此处指宋徽宗(赵佶) 和宋钦宗(赵桓)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阴:暗中
B.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 第:只是
C.诏趣入见 趣:急速
D.邈巷战不克 克:能够

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现李邈 的“才略”和“忠义”的一组是(3分)
①国家祸乱自兹始 ③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
②邈慨然复起就道 ④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
⑤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⑦左右持之不得入
⑥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 ⑧燕人为之流涕。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贯曾有联合金人夹击契丹的计划,并召李邈到私人府第谋划这件事,但李邈认为契丹百姓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不赞成。
B.金人进犯京师,李邈建议皇上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应该早作决断,放弃和谈,把全部兵权都交给老将种师道,和金人决一死战。
C.李邈守卫真定,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坚守了一个多月。城池被攻破,仍顽强抵抗。被俘后,也能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不向金人臣服。
D.金人想收买李邈,以官职相诱,没有成功。逼李邈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又被李邈义正辞严地斥责。李邈被杀害之时,燕地的百姓也为他流泪。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①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丢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②。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③。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④,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节选自《三国志·郑浑传》)
注:①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②左冯(pínɡ)翊:官名,三国时临晋(今陕西大荔)太守。⑦京兆尹: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④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闻其笃行 笃:忠厚
B.重丢子之法 重:重要
C.其治放此 放:仿效
D.榆皆成藩 藩:行列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浑乃渡江投歆/良乃入,具告沛公
B.明帝闻之/此丰民之本也
C.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由是民安于农/觉今是而昨非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陂堨,开稻田 陂堨:陂塘和堤坝
B.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举赡:生养子女
C.比年大收        比年:连年
D.浑清素在公       清素:清静朴实

郑浑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是
①课耕桑 ②明禁令 ③兴陂(堨) ④树榆果 ⑤重丢子之法 ⑥制移居之法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⑥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产,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丢子之法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势,受到百姓的由衷爱戴。
B.郑浑在京兆尹任上,为新聚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的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曰:牛便金。许于蜀。蜀王贪,欲五牛。时蜀有五力士,千斤力,无人敌。王遣五丁开山迎牛。
五牛归蜀,成都怒。秦闻道通虽悦,然惧五丁勇,不进。
时三十二,秦悉其好色,故以胭粉惑之:“牛,虽吾过;今有女,数五, 绝色国香,愿许之,以谢罪。”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还到梓潼。有穴见大蛇,为患。五人欲诛之,遂竭五人之力,以手揽之,抴蛇出洞。霎,山崩,即压杀五人及秦女,而山分为五岭。
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诈诈:欺骗 B.许于蜀许:答应
C.有穴见大蛇见:通“现”,出现 D.蜀道通通:通达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然道难然惧五丁勇
B.以谢罪以手揽之
C.愿许之五人欲诛之
D.许于蜀朝坠金于其后

下列各句都是省略句,括号中补出的词语是省略的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蜀王)三十二 B.(五丁)还到梓潼
C.(蜀王)闻五丁亡 D.(五丁)以手揽之

翻译上文中的画线句
(1)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
(2)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①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齐策四》
注:①,孟尝君,姓田名文。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荆轲顾笑武阳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封书谢孟尝君曰 D.被于宗庙之祟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得高枕而卧也 B.西游于梁,谓惠王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齐其闻之矣 D.愿君顾先王之宗庙

吾其还也。亦去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得不到齐湣王的重用,只好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去,途中却受到了薛地百姓的夹道欢迎。
B.冯谖到魏国去游说的目的,不是让孟尝君真的到魏国去,而是以此来抬高孟尝君的声誉。
C.齐王听说魏惠王重金聘请孟尝君,十分惊恐,便让原来的丞相担任上将军,留出相位来挽留他。
D.冯谖很有智谋,用计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又让齐国的宗庙建在薛地,这样孟尝君便多了一层保护。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夫晋,何厌之有?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为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