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图15),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其原因是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  
        作阳极。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完成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_____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Na3N放入足量盐酸中生成______________种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Na+)______________r(N3-)。(填“>”“=”或“<”)

如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或[Zn(OH)42-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sp=____________。
(3)某废液中含Zn2+,为提取Zn2+可以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1)有机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可能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若A为CH4,则符合上述条件的B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写分子式),并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且含甲基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时燃烧,得CO2、CO和H2O共27.6 g,若其中水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A.1.4 g B.2.2 g C.4.4 g D.2.2 g和4.4 g之间

分子式为C2H6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A+Na慢慢产生气泡
A+CH3COOH有香味的产物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

A.一定含有—OH B.一定含有—COOH
C.A为乙醇 D.A为乙醛

(2)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__。
(3)A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1)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烷)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所示,则硼氮烷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

A.2 B.3 C.4 D.6

(2)某烃A,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857。A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不与氢直接相连。A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只生成G,G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已知:

①化合物A和G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G:___________。
②与G同类的同分异构体(含G)有___________种。
(3)某高聚物的结构如下:

合成该高聚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