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
材料一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利用泡桐树适应性强、扎根较深、生长迅速等特性,探索出农作物与泡桐树间作的耕种模式,既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农田小气候,又促进了农作物增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甲县已经将46万亩(1公顷="1" 5亩)沙化土改造为良田,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8%提高到现在的20.16%,主产作物小麦亩产增收15%至2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材料二乙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粮,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该县为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五年内植树50万亩(约占该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201 3年一年要完成植树10万多亩。为此,县政府制定了《实现“森林增长”的实施意见》.由于适宜造林的土地并不多,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以每亩一年600元左右的价格将已种植小麦和油菜的耕地流转出来植树。有的是农作物与树苗间种,有的是直接将地里的油菜、小麦全部刨掉栽上树苗。这种做法既改变了土地用途,影响了粮食生产,也损害了农民利益,受到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质疑。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两地政府推行的植树造林活动对政府权威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并说明基层政府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力,树立自己的权威。(6分)
(2)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针对朝韩两国2010年11月23日发生炮击交火冲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希望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在六方会谈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各自关切,切实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公开、透明的。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是有关各方共同的责任,各方应为之共同努力。
材料二 2010年12月3日至10日,美国和日本展开大型联合军演。这次演习的规模是刚结束的美韩联合军演的6倍以上,也是美日两国最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在接连不断的军演背景下,朝鲜半岛周边局势愈发紧张。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靠军事同盟、武力示威解决不了半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对话谈判,有关国家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应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利益。
运用国际社会和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的认识。

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2011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党的90岁生日。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光辉岁月】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又一大批像方志敏、沈浩等党的优秀儿女,也严惩了少数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哲理?
【时代号角】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党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共中央出台的2011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我国水利建设将累计投入4万亿元,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注重科学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2)结合材料,说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经济学意义。
【无穷力量】
同学们通过媒体了解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近期涌现了许多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建党伟业》、《党的女儿》等红色题材的优秀影视剧。这些作品展现出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理智与情感的激烈碰撞,展现出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这些作品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体现主流价值观,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份厚礼。
(3)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在反复论证修改的基础上,于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决定》的制定时间表:

2011年4月上旬
经中央政治局批准,《决定》文件起草组正式成立。
2011年4月下旬
中央就全会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共反馈意见121份。
2011年5月上旬
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
2011年8月初
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文件起草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文化界部分专家学者意见。
2011年9月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再次审议《决定》。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两次会议精神,对《决定》进行修改,形成了报送全会审议的稿子。
2011年10月15日—18日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2010年某市部分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百分比情况比较﹝单位%﹞

产业
资本投入所占比重
收入所占比重
占总能耗比重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金属加工业
16.2
16.9
47
9.1
轻纺加工业
20.4
22.7
18.2
17.1
农业
11
9.6
8.3
7.3
文化产业
6
16.3
3
19.6

注: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 ,并且近五年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阅读材料一、二,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如果该市某传统企业决定投资文化产业,从材料显示的信息说明该企业投资的正确性。如果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企业的转型?

2010年7月,中央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日臻成熟。从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单一的文化事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文化自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金融危机后中国文化产业的逆势攀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魄力。
材料二
2011年3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谈到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时,着重强调抓好五项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已转企改制企业间的重组联合步伐。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的改革,这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今年将首先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所办报刊、大型传媒集团所办子报子刊和企业所办报刊的转企改制任务;四是加快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五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出版传媒业融资的渠道,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推动一些企业实施跨国兼并、联合、重组,支持他们到境外去办报、办刊、办社、办厂。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