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兴趣小组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探究,把它分为五个阶段,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时间:15世纪-16世纪。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推动世界出现这两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时间:17世纪-18世纪
(2)这一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名  称
重要人物
颁布的重要文献
结  果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克伦威尔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
(3)“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特征是什么?
第四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
(4)第二工业革命发现的新能源是什么?被誉为“汽车之父”的德国科学家是谁?
第五阶段:信息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全球化)时间:20世纪四十年代至今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趋势。请问“WTO”是世界哪一经济组织的英文缩写?中国加入这个组织是在哪一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大运河的最南端,我们现在称之为杭州)。战三苦读寒窗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大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并点燃炭火为张三烘干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战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之后被分到B郡担任一个官职。张三为答谢老翁,送他一套景德镇瓷茶具;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玩,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1)A地指的是哪?
(2)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座城市?C地是指哪里?
(3)张三漂亮的“颜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与其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谁?
(4)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最重要的两个科目是什么吗?
(5)上述材料中有多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你能找出来吗?(至少找出2处,在文章中用______划出来。)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年8月
(1)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4)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朝开凿的大运河

材料二:某朝开凿的大运河及海运航线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古运河是扬州的城市符号,扬州的辉煌与古运河相伴相随。扬州因古运河而辉煌,古运河也因扬州而骄傲。(下图:扬州段运河)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朝代开凿的运河?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A、B是运河两个端点城市,他们在现今的名称是?
问题三: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经大运河到洛阳去,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问题四: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2011岁末,中国第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隆重推出,收视率节节攀升,今年又在全国多家电视台重播。一道独特而醒目的海洋文化景观,激起国人对相关历史的追溯。请回答:
(1)1405年,郑和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这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2)“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这是对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3)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上活动带来了哪些危害?

反对国家分裂,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人物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什么贡献?
(2)1689年我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什么?
(3)图2人物当选总统后,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他曾颁布了哪部文献?
(4)图3人物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成功收回了哪两个地区?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