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年8月
(1)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4)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题:
耶路撒冷城是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矛盾的焦点,是以巴两个国家的首都,是三大宗教的圣地,这在世界城市中是独一无二。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请回答 :
(1)你知道三大宗教是哪三个,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吗?
(2)三宗教的核心教义分别是什么?

学校准备举办一次古代埃及、古代中国文明成就展。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筹备工作。
(1)请在展览中列举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各一例。
(2)在展览的结束语中,要归纳出中埃两个文明古国形成的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你认为是什么?

材料题: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l/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第三……
(1)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3分)此次改革日本学习的是中国的哪些朝代?
(2)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对日本有什么影响?(6分)
(3)日本通过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在今天的日本你能找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子?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二 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再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完成:
(1)上述材料中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其中哪一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
(2)哪一宗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什么?
(3)指出三种宗教的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和创始人。

连一连(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