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下列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的正确序号填在横线上。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
1 → → 2 → → 4 → 6 → 。
(2)在步骤3中,遮盖黑纸是为了不让被遮盖部分见 。
(3)在步骤6中,滴加的试剂是 ,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培养绿豆以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他们用绿豆进行了四组实验,其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表示没有)
(1)甲、乙、丙、丁四组中,可以用来证明“光照是否会影响绿豆发芽”的是,其中的变量是。
(2)该实验证明了绿豆的萌发与有关,与无关。
(3)小明认为:“种子萌发可能要有水分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如果要完全证明
小明的观点,可以将丁组的处理方法修改为:光照“+”、水分“+”,将温度改为,
这样三种外界条件均探究了。
下图表示某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过程主要是在___________中进行的。
(2)图中的b过程叫做___________,c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内进行的。
(3)某同学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写出了如下实验记录: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min) |
加碘液后的现象 |
① |
淀粉糊、清水 |
37 |
10 |
变蓝 |
② |
淀粉糊、唾液 |
37 |
10 |
不变蓝 |
③ |
淀粉糊、唾液 |
5 |
10 |
变蓝 |
若以其中的②和③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4分)
试管 |
物质 |
温度 |
时间 |
碘液 |
现象 |
A |
馒头碎屑+清水 |
37℃ |
3分钟 |
加碘液 |
? |
B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3分钟 |
加碘液 |
不变蓝 |
C |
馒头块+唾液 |
37℃ |
3分钟 |
加碘液 |
部分变蓝 |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A和B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3)A和B二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下图表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实验①的作用是。
(2)设置对照实验: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②所示。该实验的变量是。
(3)在实验③步骤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溶解到酒精中。
(4)经过图④所示步骤的处理后,叶片变蓝色的是(填“遮光部分”或“未遮光部分”),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
请你当一回科学家,帮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分析一下他所做的3个实验:
⑴在第一个实验中,普里斯特利把点燃的蜡烛和小鼠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会发生的现象是 。
⑵在第二个实验中,普里斯特利把点燃的蜡烛和薄荷草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 (填“会”或“不会”)熄灭。
⑶在第三个实验中,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薄荷草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 (填“能”或“不能”)活下来。
⑷请你猜测一下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多选题)
A.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B.蜡烛燃烧所需物质来自绿色植物 |
C.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 |
D.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氧气 |
(5)根据碳-氧平衡公式完成: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生物体通过 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又可以通过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构成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