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后面的题目。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第二板已具百废具兴 |
B.有奇字素无备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C.不以木为之者醒能述以文者 |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隶而从者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字平如砥 砥:
(2)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
文言文阅读,完成题目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作青云白鹤观②项为之强翻译下面句子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选文作者围绕“物外之趣”写了童年的三件趣事:①
②。③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①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_______②执所书问曰 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文言文阅读:(共1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 选贤与()能 (2)货恶()其弃于地也
(3) 故()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屋舍俨然 ()(6)悉如外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2分)
大道:大同:[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11阅读《南霁云威武不能屈》韩愈完成文后题目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①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②,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③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④。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出,即牵头,将斩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⑤!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释】①为防守睢阳的张巡;远:许远,睢阳太守。②浮图:佛塔。③愈:韩愈自称。④相语:告诉我。⑤南八: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具食与乐,延霁云坐(请) B虽食,且不下咽(即使)
C贼以刃胁降巡(投降) D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罢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通过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顽强勇敢、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这三件事依次是:
__________、箭射浮图、__________ 。(分别用四字短评进行概括)
10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⑵悉如外人⑶皆叹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_______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