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V1mL3.65% 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V2mL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的烧杯中(图1),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图2)和
温度变化(图3)。(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
均为1.0g/mL)。
(1)图2中V1="0" mL时,图1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 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2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 mL;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碳酸钙B.二氧化碳C.活性炭D.氯化钠 请用合适物质的代号填空:
(1)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是 。
(2)可用于灭火的是 。
(3)可用于调味品的是 。
(4)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常温下酸溶液的pH 7(">"、"<"或"="),硫酸是用途广泛的酸,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 。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 2H 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乙醇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请再写出一例可节省化石燃料的方法 (合理即可)。
如图所示:A、B、C、D分别为铁、稀盐酸、AgNO3溶液和氨气中的一种,短线相连的两物质间均能发生反应,且A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请回答:
(1)C是 。
(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3)Ag2O与CuCl2之间能发生类似于C与D反应类型的反应,则Ag2O与CuC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中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答案保留一位小数)
(2)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将50℃甲的溶液降温至25℃,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 (填“甲”、“乙”或“丙”)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