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列宁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被清扫的“垃圾”包括俄国的封建残余、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 B.通过清扫,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
| C.通过清扫,开启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
| D.通过清扫,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的新时期 |
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说:“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由此判断,他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主要依据是
| A.能否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B.能否加强中央集权 |
| C.能否抵御外敌入侵 | D.能否镇压地方叛乱 |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秦朝的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
| B.周朝末年,维持数百年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 |
| C.秦朝统治者针对分封制弊端,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
| D.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
提出:“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可能是
| A.老子 | B.孟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
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 选项 |
史 实 |
推 论 |
| A.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
| B.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
|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
消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
| D.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
美国学者特纳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剑桥大学……成为可供选择的经济学之一……有人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者考虑到的问题。”这一时期,剑桥大学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是因为它( )
| A.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
| B.论述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思想 |
| C.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克服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 |
| D.使一些经济学家感受到巨大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