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其开通的目的? 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分)
(2) 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3分)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6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几百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材料二:
材料三: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出现的主要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NEW DEAL”的中心措施及其特点。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新政与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一组在世界现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国际会议的图片。
材料二:下列各图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基本趋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1和图2,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新秩序”是什么?图3表明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的政策是什么?图4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图1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图2和图3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3)结合材料二图2、图3、图4,你认为中国将如何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工业资本主义潮流是19世纪60、70年代的进步趋势。俄国和日本等国为此做出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亚洲强国。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亚历山大二世这么做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他们搞改革”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日本进行的改革指什么?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3)这两次改革产生了哪些相同结果?
(4)俄日和英美等国选择不同道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以下是1948年以来历次“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结果
位次 |
历次评选结果 |
||||
1948年 |
1962年 |
1977年 |
1984年 |
2000年 |
|
1 |
林肯 |
林肯 |
林肯 |
林肯 |
林肯 |
2 |
华盛顿 |
华盛顿 |
华盛顿 |
罗斯福 |
罗斯福 |
3 |
罗斯福 |
罗斯福 |
罗斯福 |
华盛顿 |
华盛顿 |
请回答:
(1)这个国家所在的地区能够被发现,和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美国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分别扫除了哪些障碍?
(3)华盛顿、林肯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
(4)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经验可以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18世纪后,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迅速推进。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内,以工业革命伟大成果为展示内容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隆重开幕了。1.7万参展者带来了约100万件展品,在160天的展期内,迎来了世界各地多达630万人次的参观者。这次展览会云集了工业革命时代最先进的工业成果。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它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当数千万中国人以无比欣慰的心情迈进上海世博园大门时,便真真切切地的触摸到人类文明的脉搏。全球正处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这样的盛会就更加引人注目。但在世博会展示的场馆中,中国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活力不足,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在首届世博会举办时,英国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该体制最早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有利经济条件是什么?
(3)某出版社为宣传世博,准备出版《世博与科技》。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按照下列表格的目录要求,提供一些相应的素材,填写在相应表格。
《世博与科技》部分 |
||
目录 |
相关材料 |
|
第一章 |
新式交通工具 |
(2例) |
第三章 |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4)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从世博会的发展中得到哪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