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 ;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和 。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
下图是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瓶中放有萌发的黄豆种子,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装置可用于检测呼吸作用释放的是 ;
(2)释放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
(3)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的是 .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大小相同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 和 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实验甲和 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 。
(4)实验设计中, 和 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 个变量。
(5)实验中选用大小、形状大致相同的种子,且控制温度等条件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如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写一个即可)。
某生物小组研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面包霉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他们做出的假设是:低温抑制面包霉的生长。他们将三块大小、质量都相同的面包分别编号为A、B、C。
A至于负十度的地方;B至于五摄氏度的地方;c置于20摄氏度的地方。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十天以后,A上无霉菌产生;B上有少量霉菌产生;C上有大量霉菌产生。
请回答:
(1)、在此实验中,设计者的预期是什么?
(2)、此实验的单一因素是什么?
(3)、实验结果与假设是否一致?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 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__________ 。
某学习小组正在探究蚯蚓的运动方式,下面是他们的实验步骤:
第一,先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它在2分钟内前进的距离。
第二,把蚯蚓放在一块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它在2分钟内前进的距离。
第三,用手摸一摸蚯蚓的身体表面,观察它的体表。再观察蚯蚓横切面示意图中体壁上的肌肉。
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发言人,请你说明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无肛门?(填“有”或“无”)
(2)通过什么判断蚯蚓的前后端?(填结构)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4)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还是在玻璃板上爬得快? (填“硬纸板”或“玻璃板”)
(5)用手摸蚯蚓的体表有湿润的感觉,证明体表有粘液,所以实验中,我们要用浸水的湿棉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有利于有利于蚯蚓
(6)通过探究,你知道了蚯蚓是依靠什么运动的?(填它的运动器官)
(7)蚯蚓以植物的枯叶和其他有机物为食。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8)蚯蚓是属于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