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能进行蒸腾作用。那么,哪些器官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下图是为你提供的探究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四个装置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让你来验证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你选用哪组装置?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
(4)要使实验得到预期效果,必须把装置放在温暖且有_________条件的地方一段时间。
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请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
试管 |
加入的物质 (各2毫升) |
水温 |
时间 |
试剂 |
加碘后的 现象 |
1号 |
淀粉﹢唾液 |
0℃ |
10分钟 |
碘液 |
|
2号 |
淀粉﹢唾液 |
80℃ |
10分钟 |
碘液 |
|
3号 |
淀粉﹢唾液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4号 |
淀粉﹢清水 |
37℃ |
10分钟 |
碘液 |
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两个表格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请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回答: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在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3)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_。
(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①在4个洁净的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并将罐头瓶放倒。
②在4个瓶中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放上10粒绿豆种子,然后依照下表中处理方式操作。
编号 内容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处理方式 |
拧上瓶盖 |
洒入足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上瓶盖 |
倒入较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淹没在水中,然后拧上瓶盖 |
洒入足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上瓶盖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放在冰箱内(温度1ºC-4ºC |
【实验结果预测】
一段时间后,________号瓶中的种子会萌发成幼苗,________号瓶中的种子不会萌发。
【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①根据_______号和________号瓶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
②根据2号和4号瓶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__________。
③根据_______号和________号瓶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明种子萌发时一定的水分。
④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讨论】在上述装置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实验与探究
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消毒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分别预期方案一,方案二中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气球如何变化?)
方案一:
方案二:
(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3)实验中加入干酵母的作用是。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生物种类 |
消化道内食物 |
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 |
|
A |
鲇鱼 |
小鱼 |
78 |
B |
河蚌 |
水蚤、小球藻 |
25 |
C |
小球藻 |
/ |
3 |
D |
小鱼 |
水蚤 |
10 |
E |
水蚤 |
小球藻 |
5 |
(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
(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 。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这些死亡的生物在 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 ,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