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资料分析: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2011年12月20日,江苏科技大学大四学生有40人集体感染肺结核。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处理: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和治疗;对密切接触者接种卡介苗;对学生寝室、学校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的消毒。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2012年2月,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响水路一带发生丙型肝炎聚集性病例。发病者达123人之多。经卫生部及广东省卫生厅的联合调查,该地丙型肝炎的爆发可能与小诊所口腔治疗、静脉注射、母婴及性传播等因素有关。
(1)上述两则资料中,其病原体属于病毒的传染病是_________;其病原体属于细菌的传染病是________。
(2)在结构上细菌和病毒最本质的区别是:病毒没有______________。
(3)根据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资料(一)中对密切接触患者的人接种卡介苗预防属于________(填代号)。①保护易感人群 ②控制传染源 ③切断传播途径
(4)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_______免疫。
(5)分析资料(二)得知: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与下列哪种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相似?( )

A.肺结核 B.流行性感冒 C.禽流感 D.艾滋病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山不存二虎”本是一句成语,如果把这句话当成一种生物学事实,我们可用生物学学科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多方面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l)用生态学观点分析:
①用生态学的观点看,“一山”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看,两虎相争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观点看,两虎相争的根本原因是:虎所处的营养级层次较高,生态系统内能量流经虎这一营养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看,两虎相争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____________方式。
(2)用生物进化的观点看,两虎相争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方式。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说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存在着,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
(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
(3)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来实现的。

下图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学者设计的。
(2)装置中充入的气体相当于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中的。底部烧瓶内的水加热模拟的是
(3)B装置里的液体经实验后检验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_____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_______ ,而选择是______ 的。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4)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右图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抽真空后将一种混合气体以(a)处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请回答:

(1)加入的混合气体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与现在大气相比,没有______________。
(2) B、C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____。
(3)A内为模拟___________中发生___________现象。
(4)试验后,抽取B处的液体检验,有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