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来治理甲醛污染,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下图甲为采集活性污染泥作为优良菌源,通过培养分离筛选出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②过程的目的是▁▁▁▁▁,③过程获得了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细菌,所加的甲醛的作用是(至少答出两点)▁▁▁▁▁▁▁▁▁▁▁▁▁▁▁▁▁▁▁▁▁▁▁▁▁。上述实验材料中不能进行灭菌处理的是▁▁▁▁▁,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
(2)由③→④ 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如图乙所示,此处通过接种环在无机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操作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逐步▁▁▁▁▁到培养基的表面,通过培养能获得单个菌落。图乙表示在平板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划线,请在图丙 中画出第三次划线:先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3)为了研究甲醛初始浓素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600mg/L,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为了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准确可靠,还应该设置▁▁▁▁▁▁▁的对照实验,以排除甲醛自然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下图为某种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____,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____。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____,结果甲状腺增生。而胎儿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出生后可能会患有____。
(7分)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
组别 |
处理 |
培养温度 |
SOD活性[U/(g·min)] |
1 |
蒸馏水浇灌 |
25℃ |
7.3 |
2 |
① |
② |
9.4 |
3 |
0.5 n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0.3 |
4 |
1.0 n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1.6 |
5 |
1.5 n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3.6 |
6 |
2.0 nmol/L水杨酸浇灌 |
5℃ |
8.5 |
7 |
2.5 nmol/L水杨酸浇灌 |
5℃ |
7.9 |
8 |
3.0 nmol/L水杨酸浇灌 |
5℃ |
6.5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1)表中①是,②是。实验设计时每组取50株水稻幼苗,而不是1株,目的是。
(2)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水稻幼苗自身可增强抗冷性。在5℃的环境下,2.0 n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是(填“增强”或“减弱”)。
(8分)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不是) 伴X 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个体均不患病。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Ⅰ-1 和Ⅰ-4 婚配、Ⅰ-2 和Ⅰ-3 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 的基因型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
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9分)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 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 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
(2)在4 组实验中,早餐后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
(4)若餐后1 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填序号)。
①A<B<C②A<C<B ③A<B=C④A=B=C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在“之前”、“之后”、“同时”中选择),这是因为。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 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②胰高血糖素③促甲状腺激素④神经递质
(8分)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
(4)设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a,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绘制此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