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陈述和判断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 |
判断 |
A |
Si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 |
Si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B |
在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 |
说明该未知溶液含有SO42- |
C |
铁、铜、汞、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H)>Cu>Hg>Ag |
要从矿石中冶炼得到金属单质,铁和铜必须用还原剂,汞和银只需加热 |
D |
锌锰干电池碳棒是正极,MnO2是氧化剂 |
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可以反复充电 |
可逆反应H2(g)+I2(g) 2HI(g)
H<0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外界条件如物质浓度、体系压强、温度等而发生下列各选项的变化时,能作为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的标志的是
A.气体的密度变小了 | 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变为原来的2倍 |
C.气体的颜色变深了 | D.体系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O、NH3·H2O、H3PO4、HF |
B.Cu(OH)2、CH3COOH、C2H5OH、CH3COONa |
C.H2SO3、Ba(OH)2、BaSO4 |
D.H2SiO3、H2S、CO2 |
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若增大CO浓度,K2和K1都增大 | B.K 2>K 1 |
C.c2(CO)=c2(H2O) | D.c1(CO)>c2(CO) |
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硫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
D.两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NaOH的量相同 |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
。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2mol·L-1 |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性呈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