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见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
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氢氧化钙 |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的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 , 一定不含有Fe2O3 |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
实验质疑:(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有Ca(OH)2的结论,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
实验探究2: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 ,
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 。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处理的方法是。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A.氨水 | B.食醋 | C.肥皂水 | D.苏打水 |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只写一种)。
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池和小航同学在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淡黄色粉末,瓶外贴有“过氧化钠(Na2O2)”的标签,这种外观与硫黄相似的物质到底有哪些性质?他们十分好奇,为了弄清它的有关性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设计实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钠,再加入足量水; |
1.黄色粉末溶解,有 产生 |
产物(填“有”或“没有”)氧气; |
2.用伸入试管 |
2.木条复燃 |
|
③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
产物有氢氧化钠 |
⑤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桌上放置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如图所示),请你猜想一下是什么气体?
(1)写出两种可能性。
(2)并对其中一种猜想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
(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 ________ 。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 | 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 | D.以上均有可能 |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________ 、 ________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验证①的操作是________、验证②的操作 ________。
甲同学对寒痛乐熨剂(简称“寒痛乐”)的发热原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带了几包寒痛乐,来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日1次。将外袋剪开,取出药袋,晃动数次,使药物充分松散,接触空气,手摸有热感时,置于固定袋内,覆盖于痛患处,每袋可发热不少于15小时。
[ 原料层 ] 铁、蛭石、活性炭、水等。
[ 作用原理 ] 铁跟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固体),并放热。
【实验一】验证寒痛乐成分中所含铁的化学性质。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将寒痛乐打开,将药物倒入一烧杯中,观察 |
药物为黑色固体粉末 |
|
用一条形磁铁与烧杯中的黑色粉末充分接触,取适量吸附在磁铁上的黑色粉末放于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
剧烈燃烧, |
实验结论: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集气瓶中加水的作用是。
【实验二】用寒痛乐熨剂药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记录
步骤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连接好装置如上图所示,然后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
加入足量药品,迅速将胶塞盖严,并充分振荡 |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实验反思】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所做“寒痛乐药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不能证明上述结论,他将操作改进后再进行测量,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他改进后的操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