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第聂伯河水电站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根据材料一中图示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可能被掩盖,但绝不会消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人信奉基督教,认为基督教国家有权统治异教徒的国土,于是,从15世纪起积极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为解决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争端,1493年,罗马教皇亲自出马划定界线(后称“教皇子午线”),该线以西的新发现地区属于西班牙、以东则属于葡萄牙,这是欧洲国家对世界的首次瓜分。1529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又划定“拉亚线”,至此,葡、西两国在地球上的划界形成了闭环。地球被分成东、西两半球,海洋也被视为陆地国土的延伸,不再是“自由海洋”,海权、海运通道成为争夺的对象。

欧洲列强也由此产生了一种“划界思维”,他们按信仰划分区域,按种族划分居民。欧洲人在自己的家园内是守规则的文明人,在家园之外则是野蛮的自然人。在欧洲内部不会发生的破坏、屠杀、种族灭绝、文明灭绝等在新大陆会经常发生。对于自己在新大陆的任何野蛮行为,欧洲人都不会感到羞愧,还可能因为获得了大量财富而被视为“英雄”。

通过发现新大陆,造就了澳大利亚、海地、巴西、菲律宾等一系列新国家。对新成立的国家,如果是欧洲的移民主导,一般将国家“边界”划定视为欧洲文明,但却将其居民“边界”分别划为欧洲裔、非洲裔、亚洲裔、原著民等,加以区别和不同对待;反之,则既不保证其国家,也不善待其国民,极尽破坏、制裁、颠覆之能事。

——据(德)卡尔•施米特《大地的法》整理

(1)15﹣16世纪,欧洲人发现哪些“新大陆”?试列举三处。

(2)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国家对世界的首次瓜分”有哪些特点,并选取其中一项特点解释其成因。

(3)对欧洲人在新大陆的“野蛮行为”,你认为哪种行为的危害最为深远?请阐述理由。

(4)在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发现新大陆”时期遗留的现象,试举出两例。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相继爆发了以改变政治体制为目的的革命或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三条凡未经过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六条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摘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法案条款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该法案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革命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影响。

(3)材料三是某历史老师根据“美国内战”这一主题制作的教学思维导图,请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帮助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的问题。

某中学历史课开展“近代以来的追梦”专题研学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救国梦】

材料一:

【建国梦】

材料二: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他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富国梦】

材料三:

【中国梦】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馆时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A内容是什么?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谈谈它的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材料三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与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请列举两个相关的经济政策?材料四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4)通过学习近代以来的追梦,你有什么感受?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这首诗歌《望大陆》,情深意切,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中国历史》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1)材料一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至少列举四个史实)。

(3)根据材料三回答: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文化思想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很高境界,在人类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材料一中的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列举三例代表作品。

材料三:文艺复兴思潮鼓励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涌现出一批具有探险精神的航海家,他们的活动促进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3)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