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分子化合物PPTA树脂、PF树脂、脲醛树脂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R—NH2 +  R—NHCOCH3 + CH3COOH    (R为烃基)
(乙酸酐)
II.  (尿素)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苯酚上的氢原子那样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并缩聚成高分子。
(1) 由苯合成A 的化学方程式是      
(2)→B的反应类型是      
(3)条件a选择的化学试剂是      。 
(4)E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PPTA树脂的结构简式是      
(5)高分子化合物PF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      
(6)W中只有一种含氧官能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b. M与HCHO互为同系物
c. W的沸点高于C2H6    
(7)Y→W时,条件ⅰ、ⅱ转化的官能团分别是            
(8)合成脲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5分)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1)下列关于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B.1mol化合物I最多与2molNaOH反应
C.与FeCl3溶液能显紫色
D.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2)下面反应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①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
②1mol化合物II能与molH2恰好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③化合物Ⅲ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
(3)3﹣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HCHO+CH3CHOCH2=CHCHO+H2O
①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②E的结构简式为
③试剂C可选用下列中的
a、溴水b、银氨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d、新制Cu(OH)2悬浊液
④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食品添加剂铵明矾NH4Al(SO4)2·12H2O高温可分解,下列关于其分解产物的预测不合理的是_____。
A.NH3、N2、SO2、H2O B.NH3、SO3、H2O
C.NH3、SO2、H2O D.NH3、N2、SO3、SO2、H2O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也会引发N2和O2反应产生大气污染物NO,其能量变化示意图为_____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 △H<0,分别在T1、T2温度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测得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①比较在m、n、q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点。
②T2条件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N2和y mol H2时,3 min达平衡,此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写出下列仅含a、x的表达式(不必化简):v(N2)=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K =_______。
③图像中T2________T1(填“高于”、“低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④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氨的电化学合成,这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写出电化学合成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质量相等的四份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分别加入同浓度稀硝酸充分反应,(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 号




稀硝酸体积/mL
100 mL
200 mL
300 mL
400 mL
剩余金属/g
18.0 g
9.6 g
0
0
NO体积/L(标准状况下)
2.24 L
4.48 L
6.72 L
V

下列有关分析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硝酸起始浓度为4 mol/LB.①中溶解了5.6 g Fe
C.③中n(Cu2+) =" 0.15" mol D.④中V =" 6.72" L

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制备金属钠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试写出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金属钠可用于(写出Na在熔点低方面的一种用途)。
(2)用Na2CO3熔融盐作电解质,CO、O2、CO2为原料可组成新型电池。该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电池工作时物质A可循环使用,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检验Na2CO3中钠元素的方法
(3)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CH3COONa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11.6
10.3
11.1

上述盐溶液的阴离子中,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 mol·L-1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HCN b.HClO c.CH3COOHd.H2CO3
(4)实验室中常用NaOH来进行尾气处理、洗气和提纯。
①常温下,当3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吸收4.48 L(折算成标准状况)SO2时,所得溶液pH>7,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Fe2
Cu2
Mg2
pH
7.6
5.2
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________(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Fe(OH)2]______Ksp[Mg(OH)2](填“>”、“=”或“<”)。

如下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③常温下,若电解1L0.1 mol·L-1的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④写出过量的E与F溶液中溶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⑦的单质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高铁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能源、环保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湿法、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湿法
强碱介质中,Fe(NO33与NaClO反应得到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干法
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K2FeO4)和KNO2等产物

(1)某工厂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已知25℃时Fe(OH)3的Ksp=4.0×10—38,反应Ⅱ后的溶液中c(Fe3+)=4.0×10—5mol·L—1.则需调整pH=时,开始生成Fe(OH)3沉淀(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2)由流程图可见,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时,需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再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即可析出高铁酸钾。
①已知高铁酸钠和水反应,有Fe(OH)3和O2生成,则高铁酸钠的氧化性比O2(填“强”或“弱”)。
②由以上信息可知: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填“大”或“小”)。
(3)高铁酸钾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其处理水的原理为
(4)干法制备K2FeO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