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①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其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赏析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是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注】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
①阿房:宫名。秦始皇营建。
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阐述。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除了离别的伤感外,还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 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①噀:xùn,喷。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 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客舍对梅
陆 游
野迥林寒一水傍,密如①疏蕊正商量。半霜半雪相仍②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影瘦,风传残角引声长。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注]①如:与,和。②相仍:仍旧。
前两联主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

阅读以下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shuāng, 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